它是我国最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
在过去农村家庭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
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
石磨退出了生活舞台
打磨
浸透着制磨人的心血与汗水
两片圆石
圆石接合处都有纹理
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
沿着纹理向外运移
在滚动过两层中间时被磨碎
形成粉末
看似简单的石磨
将其制作完成
要经历艰苦的过程
洛金口南的高摩顶、大黑子山。
威海市经区桥头镇(原隶属荣成)洛西村位于伟德山西麓,村东北就是著名的古官道洛金口。洛金口南邻当地称为“大黑子山”“高摩顶”的两座山脉,盛产坚硬的青石花,是制作碾盘、石磨、碓臼等的上好石材。因此,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石磨村”。
制作石磨的过程
1选材开石
2凿边成形
3搬运下山
4细工凿刻
制作这样一个石磨
每一盘都浸透了石匠的心血和汗水
卖磨
制磨人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
石磨制作出来
关键是要能卖出去
吕莲花的父亲
是洛西村有名的石磨制作人
每到桥头大集
吕莲花就随着父亲到集上卖磨
一盘磨一般可以卖6元至10元
磨卖出去了
一家人的生活便有了着落
铣磨
乡间受欢迎的手艺行当
一般石磨的尺寸大约在60厘米左右
厚度在20至30厘米
上扇磨较厚
下扇稍薄
最后会越磨越薄
石粉也都随着面粉被人吃掉
磨被磨薄了或者磨齿磨钝了
就不容易出细面
于是
乡间便出现了一种新行当——铣磨
铣磨
就是将磨平的磨齿重新凿刻
使磨变得更加“锋利”
出面会既快又细
吕莲花的父亲不制作磨时
就出门为人家铣磨
每天可以铣三四盘磨
谁家如果管饭就收0.50元手工费
不管饭的收1元钱
这对当时的农村人来说
是一项十分体面的行当
现在
石磨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变成了村中的装饰
或是公园的甬道
这些旧石磨让人睹物思情
回想过去的艰苦岁月
想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不禁让人生出万般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