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瓦匠是很走俏的职业,因为青瓦是建土房的必须品,青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房子是否住得舒适、舒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住房习惯的改变,如今的农民建房更多的使用了钢筋混凝土作材料,屋顶再不需要用青瓦遮盖,所以现在新建房屋已基本不需要使用青瓦了。
青瓦是一种通俗叫法,制作时,瓦匠师傅在特制的模具糊上经过踩得很粘的泥,使之成为中空的圆柱状,每个这样的圆柱体,可平均分成4片呈弧形的瓦坯,尺寸大概在20*25cm左右,待瓦坯晾干后,运进依山而建的瓦窑中烧制而成。
如今,之所以还有人在做青瓦,大多也只是为以往修建的土墙房在修补屋顶、需要添加青瓦时提供一些瓦片。而仍然在青瓦制作一线的瓦匠们,年龄都在已在60岁左右甚至年过七旬,他们都没有带徒弟,而他们的子女,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不愿意学习青瓦制作技艺而从事其它职业,瓦匠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作为时代的产物,淡出人们视线已为时不远了。
传统瓦坯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流程:踩泥→上泥胚→瓦胚加工、整形→卸胚→瓦胚晾晒→装窑→烧制→出窑
坯泥制作是第一关。打砖瓦的泥土是用当地粘性很强的黄泥巴。砖瓦工场选在可以遮风挡雨的棚里或房檐旁边,并在平坦的土地上平整出一块供凉晒瓦坯的场地。首先挖一个料坑。这个料坑是直径约十米左右的圆坑。先把地表面不能用的沙土和腐泥土挑走,然后把坑挖一米深。能用的粘土留下,不够的要从其他地方取土倒进坑内。料坑要用水泡两三天,然后赶两头水牛进去、牵着水牛在坑内转圈用水牛踩、直到把粘土踩匀,粘土要像和饺子面一样可以擀饺皮了才行。这种坯泥用锄头是挖不起来的,只能用一种专门切割坯泥的弓子的工具来进行切割。这种弓子选用的是弹性忒好的小树做弓把,用细钢丝做弓弦。用弓子把坑里的坯泥切割下来,背到工棚里码在坯泥台子上。码泥时要把泥打紧,不能有缝隙,外边表面用板子拍打平整,用潮湿的草帘子盖着,防止水分过早流失。
做瓦坯是一个转盘上放一个桶瓦模具。有一点像老式木制水桶用多块木条镶起来的,只不过没有桶底。制作瓦坯时,是用钢丝弓在泥坯料上切割一块厚约1cm宽有30cm长60多cm的泥坯料,并把它包在瓦模具上把接头处的泥压紧粘牢,去掉多余的泥料然后用左手转动模具盘,右手用一个弧形工具上下不停地打压坯泥,并抹平坯泥,还要不时的沾点水磨光表面。
用一根带钉子的标杆在转动盘时,把超过瓦长度的泥坯料划齐。因为模具桶有三条凸起的木棱条,把瓦坯分成了三块瓦坯,松开模具就能将瓦坯提起来。离开工作台把瓦坯轻轻地放在平整好的平地上,松开扣卡,瓦坯就放在平地上了。瓦坯要用一个铁针趁瓦坯还没有完全干透时,顺着瓦坯里面的三条棱印都划一下,等瓦坯干透了,双手从外面轻轻地一拍、瓦桶就散开成了三片瓦坯。若不小心力气大点瓦坯倒在地上就打碎了,白费了功夫。
瓦坯风干后要搬到旁边的场地上码起来,进一步风干等待进砖窑烧制。这时千万不要遇上老天下雨,雨一淋,砖坯、瓦坯泡软了又成了一堆泥。为了防雨常用草帘子或塑料布盖好。所以一般在旱季少雨季打造瓦坯。
风干后的瓦坯要码在砖窑里。一般先把瓦坯一层一层的堆码,而且层与层之间、行与行之间都要留烟火道。最上面留一个井口大的烟口,周围用泥土封死。在过去没有煤,都是用柴燃窑。由于要用大量的木柴,要进山上砍伐大树,把大树砍倒并劈成一块一块一米长的木柴、码成一丈长一人多高的柴垜子。
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传统制作砖瓦的工艺都看不到了。传统的瓦片在新建住房上已经用的很少,目前传统的瓦片主要用在老房子的维修上,需求量越来越小了,传承千年的制瓦工艺将面临失传,农村也都用水泥、砂浆浇灌房屋的楼板,代替了传统的桶瓦和青砖。这种传承了千年的工艺也该进历史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