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又称‘影壁’,由‘隐避’变换而来,在门内为‘隐’,门外为‘避’,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部分。
中国的影壁至迟在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一前771年)时期就有了。据近年考古学家发现,在陕西省的西周一建筑遗址中,有一座影壁残迹,东西长240厘米,残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影壁。
古代人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受到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影壁的设置在中国古代是分成等级的。据古代西周礼制规定,只有宫殿、诸侯宝那、寺庙建筑等方可建筑影壁。它作为一组建筑物的屏障,故又称“屏”。行人路过,因此不能窥见院内,如乘车、轿来访,客人也可在影壁前稍停,整理衣冠,然后入院拜访主人。至于一般民房的影壁,大多都是明代以后才有的。
大理精美绝伦的粉墙画壁让无数游人留恋,建筑外观的美感已无需赘言,来读懂照壁的姓氏文化。照壁题字彰显姓氏文化:
“清白传家”为杨姓,究起渊源,来自于东汉名臣杨震。当年杨震任东莱太守时,有人给他送来十斤金子,他坚决不要,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是陕西华阴人,可没有想到,连大理白族的杨姓子孙,都以他的清白为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所以白族的李姓,便把“青莲遗风”题写在自家的照壁上,鼓励子孙后代像李白一样,饱读诗书,入室升堂。
“琴鹤家声”,源自宋代御史赵抃,他为官刚正不阿,被誉为“铁面御史”。平时生活情趣高洁,举止潇洒,家有一张名琴,还养了一隻仙鹤。因此白族的赵姓人家,就取“琴鹤家声”这四个字,展示不俗的家风。
白族照壁除了外观优美、造型精致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只要看到写在照壁上的题字,就可以知道这家主人的姓氏。还有的照壁上,写着人生追求。
白族人家根据院落的方位,院落之东的照壁一般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世人书香”等。
照壁是中国古代院落大门内(或大门前)的一种屏障,其建筑材料包括砖、木、石等不同的类型。白族建筑中的照壁除具有以上特点外,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独有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重新塑造出本民族特点的照壁文化,并成为白族民居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白族民居照壁的典故题识,表明了白族人民对祖先的道德风范的崇敬和怀念,也说明白族人民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