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柯尔克孜族马鞍制作传承人: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延下去

   2024-05-28 147小编147小编1170
核心提示:  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牧民至今仍使用柯尔克孜语言。几百年来,因内陆居民的迁入以及各地语言的混绕,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逐步退

  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牧民至今仍使用柯尔克孜语言。几百年来,因内陆居民的迁入以及各地语言的混绕,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逐步退化,而流传下来的,就是一些和该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传统手工技艺不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反映游牧民族历史记忆的原生态马鞍制作手艺正遭受着市场的冲击。近年来,柯尔克孜族的手工刺绣、马鞍制作、芨芨草编等传统工艺已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也正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在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生活着以柯尔克孜族人为主的牧民,在这片山区牧场中,骑马贯穿于他们生活之中。

  在这里,马鞍和骏马是牧民无法割舍的朋友,漂亮的马鞍配上高大的骏马,挥马扬鞭、驰骋草原,是草原牧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谈起马鞍的手工制作,艾买拉·卡德尔说:“一副好的马鞍,不但主人坐上舒服,连马也会精神。”艾买拉·卡德尔对于马鞍制作有自己的心得。他说,对一名传统马鞍制作者而言,马鞍的实用性永远大于观赏性。

  柯尔克孜族人传统技艺历史悠久

  生活在温宿县的柯尔克孜族人有着手工制作马鞍的悠久历史。艾买拉·卡德尔告诉记者,他的传统马鞍制作技艺师从于父亲。艾买拉·卡德尔称,他记得第一代传承人名叫艾沙·阿吉,出身于阿克苏,因熟练于马鞍制作技艺而名传整个南疆,其手艺传授给其他牧民后,开始在南疆普及。

艾沙·阿吉终生从事马鞍技艺,生前将该技艺传授给儿子阿不都卡德尔·艾沙。1980年,年仅13岁的艾买拉·卡德尔就跟着父辈们学习制作马鞍,后跟第三代马鞍制作传承人余米尔·雅库普学了几年,成为马鞍制作的第四代传承人,至今已有35年了。

  随着传统手工技艺的不断创新,到了艾买拉·卡德尔这代,制作的马鞍不仅工艺精细,而且美观实用。如今,他已将这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传授给了他的儿子及几个学徒。

  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要传承下去

具备铁匠、木匠、裁缝等多种技艺的工匠,才能独立制作出一副马鞍。目前,在温宿县只有艾买拉·卡德尔具备这种能力。“以前,几乎隔几天就要给人制作一副新的马鞍,而且每天都有人拿来破旧的马鞍请他修补,炉堂里的炭火常常整夜不息。”艾买拉·卡德尔说。

  如今,手工制作的马鞍市场面越来越窄,艾买拉·卡德尔的生意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如今,他靠着这门手艺维持着一家5口人的日常生活。

  这些年,曾经制作、加工马具的艺人相继离世,能继承这门技艺的匠人越来越少。“本地生产的马鞍快要失传了!”艾买拉·卡德尔感叹道。

勤奋好学的艾买拉·卡德尔善于创新,他能根据牧民的需求制作出样式不同的马鞍,深受牧民的喜爱,因而在当地颇有名气。这两年,艾买拉·卡德尔招收了3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作学徒,免费传授制作马鞍手艺,不仅让他们拥有了一技之长,还能使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得以发扬。

  为了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艾买拉·卡德尔让自己的儿子一起参与制作马鞍,并在温宿县的巴扎天销售。“我会让我的后代将这门手艺延续下去,希望能代代相传。”艾买拉·卡德尔说。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