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龙头、鹿角、牛蹄、狮尾,作为吉祥的象征,被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明代规定公、侯、驸马、伯补子纹样为麒麟、白泽。同时,麒麟纹作为高级纹样,也被用在赐服和吉服上。
《明史舆服志》称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一〇。《大明会典》卷一百一十载:「(宪宗)成化元年,驾幸太学,后三日,赐袭封衍圣公大红织金麒麟纻丝衣一套、犀带一条、纱帽一顶。」一一成化、弘治时,赐服还比较慎重,但到正德年间,赐服泛滥。据《明实录武宗实录》卷三十九记载,正德三年,尚衣监太监奏:「内库收贮各色纻丝、纱、罗、织金、闪色蟒龙、斗牛、飞鱼、麒麟、狮子通袖膝襕并胸背斗牛、飞仙、天鹿,俱天顺间所织,近钦赏已尽。乞如先年例派南京及浙江、苏、松等府依式织造。」
朝廷对赐服的滥赏,导致未获赐的官员以及民间纷纷仿效,服饰僭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五载:「(内官)在京内臣稍家温者,辄服似蟒、似斗牛之衣,名为草兽,金碧晃目,扬鞭长安道上,无人敢问。至于王府承奉,会奉旨赐飞鱼者不必言,他即未赐者,亦被蟒腰玉,与抚按藩臬往还宴会,恬不为怪也……其妇外出,莫不首戴珠箍,身被文绣,一切白泽、麒麟、飞鱼、坐蟒,靡不有之。」一三《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六回:「狄希陈望眼几穿,喜得十月天时光易过,转眼到了吉期。狄希陈公服乘马,簪花披红,童寄姐穿着大红纻丝麒麟通袖袍儿,素光银带,盖着文王百子锦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