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拥有羽绒服、棉被、暖气、空调等多种御寒手段,可以轻松舒适地度过严冬,但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人可没有这些玩意儿。古人到了冬天,靠什么来御寒取暖呢?
衣:兽皮、丝绸、麻布、棉袄
在原始社会,人们普遍使用兽皮御寒。至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学会了使用丝麻葛纤维,丝绸和麻布成为人们穿得最多的衣服。直到南宋时期,棉花才开始全国性地普及,制成保暖性极佳的棉袄、棉鞋、棉被,一直沿用到今天。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狩猎获得的野兽皮扒下来穿在身上,以抵御冬天的严寒。他们甚至发明出了骨针,将兽皮和树叶缝制在一起,使衣物更加实用美观。这种兽皮与今天的皮裘没有什么区别,保暖效果自然是无可挑剔,但问题也很明显,因为兽皮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且夏天穿在身上也容易中暑。
在漫长的野外生存过程中,人们开始尝试将野麻、葛藤的皮收集起来,撕细后搓捻成线,编织成网衣。这种方法编织成的衣服很耐穿,成为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纺织技术,在宋朝以前一直是普通老百姓最常穿的衣物材料,这就是为什么穷苦大众往往被称作“布衣百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西汉时已经能制作出非常精美的丝织品,张骞出西域后,往来贸易逐渐频繁,最受西域人青睐的中原物产,除了茶叶、瓷器之外,还有一项就是丝绸。不过,受限于丝织品制造成本太高,光滑亮丽的丝织品只是少数皇亲贵族、富商大贾的专利,普通百姓是无福消受的。在隆冬腊月时节,有钱人会把蚕丝或皮草塞进被子和冬衣保暖,而老百姓则只能塞一些芦絮、茅草甚至是纸,防寒效果肯定是极差的。
棉花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传入我国的,但在宋朝以前,棉花的主要种植地区局限在南部岭南和西北边疆,广袤的中原地区并没有大面积普及。这并不是因为中原种不了棉花,也非运输条件的限制,而是由于当时中原的老百姓,早已习惯于丝麻葛纤维的生产和使用了,所以对于棉花这种新兴的纺织材料,从一开始就不大看好。
与丝麻葛纤维相比,棉花这种短纤维材料处理起来太复杂了,不但要一颗颗去籽,还要用专门的工具反复地弹,在生产效率上要比丝绸和麻布低很多。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棉花这种高级纺织材料,很自然地成为官宦之家的专属,一般的民间作坊根本不会量产棉织品。
直到元明两代,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有了技术性的突破,棉织品市场才渐渐开始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尤其是我国新疆地区,盛产的棉花品质也是世界一流。从此,棉衣终于取代布衣,成为老百姓中间最常见的衣物原料,结束了普罗大众一到冬天就受冷受冻的辛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