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的翻译来自梵文,中文翻译成“佛陀”,藏文翻译成“桑杰”,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是我们所有佛弟子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为什么希望成为佛陀,而不是成为神仙、成为上帝?我们能够成为佛陀的条件是什么?我们作为佛弟子,首先一定要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佛法的次第是见、修、行、果,第一步是“见”——对终极目标的认识,因为有佛教的正见,最终才会获得佛果。比如说,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之前,需要多多少少了解这个地方的好处,知道到这个地方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到达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之前,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叫作“见”。再比如说,一个人准备射箭,如果在漆黑的夜晚,环境也是陌生的,箭是射中仇人还是亲人就不好说了。如果要射中目标,需要足够的光线、熟悉的环境,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目标。另一个例子是,飞行员从北京飞到纽约之前,首先要确定飞机降落的地点,如果降落的地方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到达呢?飞行员不仅要知道在哪里降落,而且起飞之后要遵循正确的路线,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你想从北京飞到纽约,但是你的线路是从北京到东京,那么你的线路错误,根本到达不了目的地。
我们学佛修行有点像驾驶飞机,但是没有飞机那么多线路,佛教只有三条线路。同样地获得暇满人身,同样地依止善知识,同样地闻思修行佛法,同样地持咒、禅修,但是目标不同,线路就不同。
第一条线路,你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来世的人天果报,这是佛法中所说的“下士道”,“道”就是线路。无论你修什么法,念什么咒,做了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把你带到这个目标。
第二条线路,目标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解脱,成为声闻或缘觉的罗汉,这是佛法中所说的“中士道”。
第三条线路,目标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追求圆满佛果,这是佛法中所说的“上士道”,是佛法中最殊胜、最究竟、最圆满的线路。
起飞之前,启动飞机好比是发心。有的人为了来世的人天果报而闻思修行,有的人为了个人的解脱而闻思修行,有的人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获得佛果而闻思修行。启动飞机时,目标一定要制定好。比如,如果你要去纽约,不要把目标定为东京。起飞之后,你要把握好线路。最后你到达目的地。这就是佛法修行的三个过程。我们学习的是大乘佛法,依止的是大乘的上师,自认为是大乘的弟子,所以我们的线路不是下士道的线路,也不是中士道的线路,而是上士道的线路。所以我们追求成佛之前,首先要定好自己的目标和线路。
很可惜的是,我们定好了成佛这个目标之后,还是不知道佛是什么。有些人皈依很久,四加行都修完了,有些人长期持咒、吃素,但是问他佛是什么,他一无所知。这也很正常,因为佛太殊胜、太伟大、太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初学者不知道佛是什么。虽然我们不知道佛是什么,也不清楚成佛是什么样的状态,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对佛的追求,还在坚持修行,这说明我们跟佛很有缘。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佛是什么?
《稻秆经》中说:谁通达了缘起法,谁就能够通达佛法;谁能够通达佛法,谁就能够彻底见到佛陀。我们见不到佛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深入理解缘起法,还没有通达佛法。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中的《现观庄严论》提出了四种难题,从古至今很多智者、论师殚精竭虑围绕这四种难题进行辩论,缘起法是其中之一。从现在噶举、萨迦、宁玛派的教学体系来说,在佛学院学习八九年之后,才开始学《现观庄严论》,格鲁派要学习十五年左右之后,才会深入学习《现观庄严论》。如果你没有学习《现观庄严论》,怎么能够通达缘起法?没有通达缘起法,怎么能够见到佛陀?
我们不知道佛是什么,最终的原因正如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智慧品中说:“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佛属于胜义谛,意识属于世俗谛。如果一个初学者能够想像佛的话,他想像出来的肯定不是佛,因为凡夫的意识所想像的只是世俗谛,而不是胜义谛。凡夫所有的意识都是染污的,都是无明的成分,都有分别念,有很多的二取执著,所以没有能力通达胜义谛。《入中论》中说,凡夫的所有意识彻底净化之后,才能诞生对于胜义谛的认识,才能显露胜义谛的法身。比如说,小鸡还没出壳就想像外在世界,可能吗?不可能,只有从蛋壳里面出来之后,才能看到外在的世界。凡夫的意识中的无明、分别念、执著,就像蛋壳一样,只有从这个蛋壳彻彻底底脱离,才能证悟胜义谛,彻底证悟胜义谛等于是成佛了。所以“佛”是无法描述、无法形容、无法比喻的,就像哑巴吃糖一样。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