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七曲山大庙——科举文化“文昌信仰”之起源

   2024-05-27 147小编147小编500
核心提示:  七曲山大庙整个庙宇设计精巧,搬鳌坐脊,翘角凌空,层楼叠阁错落有致,宫观嵯峨,结构谨严,雕梁画栋,风格殊异。既有北方气

  七曲山大庙整个庙宇设计精巧,搬鳌坐脊,翘角凌空,层楼叠阁错落有致,宫观嵯峨,结构谨严,雕梁画栋,风格殊异。既有北方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建筑,又有南方小巧玲珑的园林式建筑,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建造者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七曲山大庙旧称“文昌宫”,是“文昌帝君”张亚子的专庙。自元代开始,历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整个殿宇楼阁共二十三处。其结构谨严,布局有序,廊腰缦回、曲折。其结构谨严,布局有序,廊腰缦回,曲折自然,雕梁画栋,莫不精工,为蜀中少有的古建筑群。庙内还存有罕见的大铁铸造像、铁铸花瓶等珍贵文物。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曾将大庙认作“家庙”。

“北有孔子,南有文昌”。“文昌”是中国乃至世界整个华人圈中的“文曲星”,是全国性的主管人间文运考试、功名利禄的大神。文昌信仰作为民间信仰中广泛存在。七曲山大庙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中国读书人在科考晋阶的前夜,一定会想到去文昌宫拜祭文昌帝君。梓潼七曲山大庙便是这一文化的祖庭。

文昌信仰起源于四川省梓潼县的七曲山大庙。最初源于星宿信仰,称文星或文曲星,是天上的星宿中主文运的星宫名。之后与梓潼神张亚子合而为一,构成了文昌信仰的。而梓潼神张亚子,因为其身世传奇,自幼聪明又善习礼仪,后又精通医术,悬壶济世,行医治病,孝顺父母,多行善举,因而深受梓潼百姓的爱戴,视之为孝德楷模。他去世后人们为祭奠他,最先是将张亚子作为雷神来供奉的。后经过历代皇室不断追封,逐渐从梓潼神衍化成了“文昌帝君”,成为了读书人心中的偶像和保护神,文昌信仰的核心神只。

在文昌信仰形成过程中,道教就有显而易见的两次重大贡献。一次是道教将天上的文昌星视为吉星,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这奠定了后来文昌信仰的实质基础。一次是借由普天下文人学子希望天上的文昌星走向人间的美好愿景,利用扶乩降鸾的方法编写了一套完整的道教书籍,不光满足了学子们的祈求,也从理论和舆论上为文昌星从天而降与梓潼神合二为一诞生“文昌帝君”提供了合法依据。自此,文昌帝君就成了掌管天下文运禄籍,主管考试、功名的文教之神,文昌信仰的实质也在于此。千百年来直至今日,文昌帝君仍然受到人们虔诚的崇敬与信仰。

  主要景点

  百尺楼

步入大庙正门,便是明代替为“西蜀名楼”的百尺楼。楼高3层共100尺。此楼当时据说堪与荆楚名楼岳阳楼和黄鹤楼媲美,后毁于火,今楼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建于山顶的天尊殿,更是宏伟壮观,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铸像

  大庙里有10尊明代铁质铸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达4.7米,重30吨;8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万斤。这些造像体态匀称,工艺精湛,为川中所少见。表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和造型水平。

  大庙中原有张献忠像,绿袍金面,甚为威武,清时给绵州知州安洪德所毁,今又重塑

。据说张献忠领兵入川至七曲山,见庙内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说:“你姓张,咱也姓张,就与你联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庙改为太庙。“大”“太”相通,以后就叫大庙了。

  翠云廊

  大庙外古柏森森,翠浪如云。这就是饮誉海内外的古蜀道翠云廊。它始于秦汉,完备于明清。虽历尽千古沧桑,仍枝繁叶茂。它们的姿态奇异:有的主干挺拔,铁骨嶙峋,其刚直不阿的品格俨若泰山,所以人们叫它“泰山柏”;有的盘根错节,同根并干,形同连理,于是人们叫它

  关帝庙

“夫妻柏”;有一棵巨柏,膊干倾斜,形成既可躲雨,又可遮风的树腔。传说刘禅亡国后,被俘去洛阳途中曾在树身下躲过雨,故人们称此树为太子柏,又称阿斗柏。最为珍奇的是应梦仙台侧那株晋柏,周身无皮、无枝、无叶,却老当益壮,相传为张亚子所植。

  七曲山大庙还以古柏闻名,飞贯其中的川陕大道两旁,古柏挺秀、郁郁葱葱。主峰层林冠盖,四季常绿,疏条交映,幽雅静谧。山中一株“晋柏”虬枝粗干,宛若苍龙腾空,有“树王”之称,为古“翠云廊”之奇观。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