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北宋时期,开封就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国际都会”之称。拥有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包公祠、大相国寺、天波杨府、中国翰园、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大宋武侠城(万岁山)等一千三百多处珍贵的文物遗存、名胜古迹、人文景区,徜徉其中,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千年前的汴梁。
大相国寺坐落在开封市中心,历史悠久,布局严谨,红墙碧瓦,殿宇幽幽,古色古香,里边有“汴京八景”之“相国霜锺”、“资圣熏风”,蔚为壮观。身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大相国寺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史料记载,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民间流传寺址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公元七一二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尤得皇帝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五百余亩,辖六十四个禅、律院,僧众数千人,是全国佛教中心。
大相国寺的整体古建筑保持着清代的风格,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目前,大相国寺保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钟鼓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大相国寺大雄宝殿
话说唐睿宗李旦,是武则天的幼子,“尤爱文字训诂之书”,曾经一让皇位母亲武则天,二让皇位皇兄唐中宗,三让皇位儿子李隆基唐明皇。李旦不参与皇权的争斗,自己甘当“相王”。李旦三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后,“相王”复位皇上,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这就是“大相国寺”名称的来由。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随着北宋灭亡和战火水患而损毁。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
大相国寺山门
现山门的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注意看字的大小变化,国大于相,寺大于国,其中是否有内涵,你就不要去深究了。
佛教寺院布局都是有规制的。中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钟楼、鼓楼等等。
钟鼓两楼
大相国寺的钟鼓两楼为1992年重新修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相国霜钟”的美誉,是为汴京八景之一。
藏经楼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大相国寺藏经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米,高20余米。藏经楼明间檐下悬挂篆书匾额,白底黑字,笔力遒劲,相传为清代书法大家孙星衍遗墨。
八角琉璃殿
大相国寺中轴线上八角造型的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八角亭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尊像系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是乾隆年间一名民间艺人用了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1048只眼,民间俗称“千眼千手佛”。此造像用材珍贵,雕工精巧,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大相国寺另一大宝是大相国寺梵乐。梵乐又称佛乐或梵呗,是佛教弘扬教法和赞颂佛菩萨等美好事物的一种独具宗教特色的声乐。大相国寺自寺院创建之始,便有在寺院演奏梵乐的记载。大相国寺经发掘整理让千年佛乐得以重现。2002年恢复佛乐团,2008年大相国寺梵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佛教节日、民间节日还有法会等都有演奏。每天早晨开山门时也有演奏,以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