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巴乔民俗博物馆——在凝固的农耕记忆里游走

   2024-05-25 147小编147小编780
核心提示: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民主村,有一座充满土族文化与农耕记忆的民俗博物馆——“巴乔民俗博物馆”,于今夏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民主村,有一座充满土族文化与农耕记忆的民俗博物馆——“巴乔民俗博物馆”,于今夏免费向人们开放。根据收藏物品的用途不同,巴乔民俗博物馆目前分为“民族风彩”“五味杂陈”“乡愁”“匠心”“不忘初心”等7个展馆,占地面积达500余平方米,收藏陈列物件近万件。琳琅满目的农耕工具、设计巧妙的土族饰品、一件件久远的实物珍藏,都在轻声向游客诉说充满土族烙印的农耕记忆。

这是一座看似朴实的青海传统民居庄廓,挂在门前的暗纹牌匾上,写着几个描金大字——“巴乔民俗博物馆”。庄廓的墙面看似是用黄土打筑,实际上却是砖砌后再在表层平整地涂抹了一层泥土,如此既充满了怀旧情调,又不失整洁。不同主题的展馆中,分别收藏着一些关于土族服饰文化、农耕生活用具的历史文物和一些村民淘汰不用的老物件,让人目不暇接。

筹建这座博物馆的农民工叫乔吉福,今年52岁。他花费多年打工积蓄的100多万元,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收集过去土族农民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器具等,而后建成了这座民俗博物馆。

谈起建立博物馆的初衷,乔吉福回忆道:“刚开始只是为了收藏土族刺绣品、服饰、头饰,后来看到了许多随着岁月流逝的旧物件被人们扔在不起眼的角落,觉得特别心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收藏的品种越来越多,直至足以建起这座民俗博物馆。乔吉福表示,筹建土族民俗博物馆是想把快乐分享给村民,也希望通过民俗博物馆传承和发扬土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土族,关注土族文化。

  不忘初心
庄廓的堂屋名曰“不忘初心”。这是一间传统的土族居所,中堂为八仙桌、太师椅;东侧为满炕,与窗户相对的一侧摆放着两个青海传统的炕柜,上面更是整齐地摆着一些方方正正的绣花枕头,充满了土族韵味,还有一个印有“民族大团结”字样的火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堂屋的西侧则摆放了一张嵌桌,上面放有文房四宝,更有许多年轻游客未曾见过的稀罕物件。如绣着花的狭长钱袋、称金子用的迷你小秤,还有各式鼻烟壶、各式老式钟表等,令人应接不暇。
  五谷丰登与乡愁
  出了堂屋,东西两耳房分别为乡愁馆与五味杂陈馆。乡愁为厨房,里面除了三口农村常见的土灶台外,墙面上琳琅满目地挂着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传统厨具,如端饭的洋盘、碾作料的木碾、木质的蒜臼与碗柜、手工挖的木茶壶,还有各类模样稀奇的调料盒、食盒。
五味杂陈馆内分门别类地存放了各类容器,大至青海传统面柜,小到盛面的升子,其中还有不少早已消失在人们生活当中的装东西的老物件,如毛织的褡裢。一人多高的麻袋等。
  红色记忆
  庄廓的西厢房为红色记忆馆,馆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类型的毛主席纪念章,还有毛主席各个时期的摄影、画像应有尽有;多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令人眼花缭乱;毛泽东发表的文章的单行本老版本有近百本;红色经典电影画报《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钢铁战士》等挂了满墙,还有一台尚可播放的老式电影机,以及《地道战》《东方红》等红色电影胶片……
当你看到这些,就仿佛置身于红色的海洋中,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民族风彩
  东厢房则最为惹眼,这里被唤做“民族风彩”,里面陈列的是土族各类服饰及头饰,有土族最早的皮鞋、传统服饰、衣兜及精致的绣品等。
“凤凰点头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这里的“凤凰点头”指的是土族头饰的一种。民族风彩馆里一排排展柜内陈列着一套套土族头饰。据介绍,早期的土族头饰主要有“金花头饰”和“凤凰头饰”两种,是土族妇女在节日盛装时所戴的头饰。其形状为在帽顶上连缀一个片状底座,座上装有银丝弹簧,弹簧顶部为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饰件,戴在头上行走时,弹簧不停摆动,凤凰随之摇曳,似在点头,故称为“凤凰点头”。
摆在东厢房另一侧的模特身上穿着各式三川地区土族服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华美的土族服饰都是由巴乔民俗博物馆的筹建者乔吉福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早些年乔吉福在自己参加侄女的婚礼时,看着一对新人身着白纱、西服,心里觉得十分遗憾。这让他忆起30年前村庄里男婚女嫁的情景:那时结婚的青年男女都穿着土族的服饰,新郎新娘更是头戴精美的头饰。上穿翠绿色的七彩衫,下穿镶有绣花边的红色百褶裙……乔吉福说,那才是属于土族人的婚礼。为了把土族最古老的服饰文化传承下来,他下定决心,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学习、创作之旅。
  五味杂陈
岁月人变迁,让绝大多数旧式的农具慢慢消失了踪影。但在巴乔民俗博物馆里,这些被淘汰的农具汇聚一堂,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它所沉淀的,不仅有旧时生活的智慧,更有一股浓浓的乡愁……
  木犁、木耙、木锹、风车、石磨……数百件大大小小的农具一下就将游人拉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中。
  匠心
  历史,不止记录轰轰烈烈的故事,也记录日复一日不断消失的记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取代人工,昔日的手工品逐渐被弃用,与之息息相关的行业,难以为继而逐步被淘汰。
铁匠、毡匠、织匠……这些老行当随着涛涛湟水河渐行渐远,而他们所使用过的工具们都静静地摆放在这里,让许多烙印在人们儿时的回忆,瞬间涌来。(文/海东时报)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