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并非特色旅游小镇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舶来自国外,比如美国的硅谷、格林威治小镇,英国的剑桥镇等。景鉴文旅智库的创始人周鸣岐指出,这些小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因为具有特定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因素,使其具有不可复制性。国内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特色小镇直接等同于“特色旅游小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特色小镇一般具有旅游的功能,甚至和旅游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特色小镇并不等同于“旅游小镇”。
领易邹总表示,一般情况下,特色小镇可分为工业生产型产业小镇、文旅度假型产业小镇、商品交易型产业小镇、研发服务型产业小镇、学院教育小镇等。跟旅游关系最密切的是文旅特色小镇,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类小镇根据周边的风景资源不同,又分为古镇村落、温泉度假小镇、滨海度假小镇、滨湖度假小镇、运动观光小镇等许多门类。
用特色产业打破小镇旅游淡旺季“魔咒”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张院长则认为,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小镇,但可以加入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比如,有些产业类小镇,以制造业或新型制造业为主,升级后技术含量较高,未来发展有产业作为依托的。而中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以产业为依托。另一类是历史文化小镇,比如山西的平遥,基本以旅游为主,季节性强,有明显的淡旺季。这类小镇的产品链适合做得长一些,不能仅靠收门票。这类小镇和工业小镇不一样,规模上要控制,不是越大越好。
张院长强调特色小镇,“第一要有产业依托,第二,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无论小镇主营的是何种产业,一定要有产业依托,不能按照景区来建,游客只买一张门票,来了就走了。
特色小镇需要考虑,本土的资源怎么变成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怎样形成产业、甚至形成产业集群。除了工业产品的产业集群,文化特色产品、文化创意产品也可以形成产业集群,甚至可以是“无中生有”。比如,以花卉做文章的小镇,花期只有几个月,一年就靠几个月来支撑,肯定不行。除了做到月月都有花,围绕花卉产业可开发护肤用品、保健用品、茶叶以及与花有关的文化、餐饮等。
国内特色小镇缺乏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周鸣岐表示,“中国旅游资源以山岳型景区为主,南方还有大量的水乡古镇。目前旅游小镇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同质性很高,如不进行良好的差异性定位和策划,非常容易千镇一面。”
在邹毅看来,文旅特色小镇要构建旅游核心吸引物。“对于类似江南一带的同质化的、扎堆的古镇村落的项目,除了江南六大名镇还具备操作价值,其他的古镇只是简单修缮或者盲目复制,基本毫无市场前景。”他认为,在一个区域里,市场只会记住同一品类里NO.1到NO.3的项目,其他排行靠后的项目都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这类项目只能在每年传统节日里,因游客溢出效应而有些活力,其他时间都会是死水微澜。
此外,后期的整体项目运营管控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的情况是,当下中国行业内,真正具备专业水准的度假小镇运营管理团队相当稀缺。而小镇作为经营性资产,其运营能力决定了未来资产的价值是印钞机还是无底洞。
古北水镇的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复制
陈向宏和他的团队“十年磨一剑”一笔一笔画出了乌镇和古北水镇,并打造了完善的旅游度假产业链条。而乌镇、古北水镇的模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复制出来,因为成功的特色度假小镇应设计完善的游览路线、完整的配套设施。当前旅游已经全面进入到休闲度假阶段,过往老化的、粗糙的、简陋的旅游度假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升级消费需求。
周鸣岐说,从世界各国和中国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来看,基本上没有通过政策指令搞起来的,都是诸多因素在一起作用的结果,都是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现在很多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一开口就搞100个特色小镇,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