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页,随手一搜古镇,泱泱数千年的岁月累积把文明的续存洒满了中华大地。就拿湖南来说,有娴雅梦幻的凤凰古镇、有寂静古朴的黔阳古城、有鱼都水乡的乔口古镇、有汉族古镇上甘棠....随手撵出一个都值得细细游赏琢磨。对比一下靖港就显得寒碜了不少,整个古镇只有八街四巷七码头,主街道仅1275米,与其说是镇,可能更像是个古风村落,一样潮湿斑驳的青石板路、一样幽阶蜿蜒的小巷、一样粼粼清波的水道和高拱的石桥,似乎并没有多少特色。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一百年前却是湖南四大米市之一、省内最主要的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省内第一繁荣集镇。据记载,鼎盛时期在靖港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民谣“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很难想象现在规模不大的街道,百年前沿街铺面林立,四地商贾云集,吆喝阵阵,往来舟船布满水道,绳缆拉松之间,牵动着整个湖湘的口粮命脉。
走在靖港街头,两边都是小工艺品和各类小吃,和很多商业气息偏重的古镇不一样的是,基本没过太多的推销,走累了就去逛逛,不合适转身出来,店家也不会太多劝诱,似乎和小镇一样,适应了平和舒缓的氛围。
据传,靖港原来是名字是沩港,后来唐朝名将李靖文武双全,平定江南后驻军于此,军队纪律严明,百姓为了纪念就将沩港改名为靖港,脚下这条不太长的路曾是千年前大将军横刀立马的痕迹,这么看,走在上面似乎多了一点厚重。再往前走走,曾国藩行营赫然入眼。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名臣战功赫赫,为人处世之道也为不少近现代名人推崇,可起兵之初,首次带兵,就在靖港却被太平军打得全军溃败、血满江畔,曾国藩因此两度投水自尽,若不是部下营救,也不可能有以后的力挽狂澜了。不知道曾国藩功成名就之后还会不会偶尔想起这个湘江边的伤心地?
靖港不不仅经历了兵营的风火、港口的兴衰,也见证了近代革命的号角。1930年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的办公旧址还存于此,贺龙、朱德、彭德怀等30多位先辈珍贵的书法手迹陈列在展览馆里,革期间的布票、粮票、邮票和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大旗等近5000件文革物品似乎在述说这个即便已经衰落的小镇从来没有脱离过时代的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