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太行山麓,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镇系北魏时阳阿县,北齐时并入他县,明清时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
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
大阳明清时期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都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
由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他们在大阳的历史上先后都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我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大阳古镇不仅有冶炼铸造的阳刚豪气亦有轻歌曼舞的灵动柔美。从春秋战国到两汉魏晋,阳阿成为蜚声于世的歌舞之乡,“阳阿奇舞”、“阳阿薤露”成为了大阳文化艺术的辉煌。
民间歌谣“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庄,七十二条巷”,显示了大阳古镇曾经的辉煌。古镇内城池寨堡、官居商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尤其是吴神庙内的一棵千年油松枝干虬曲,树冠广覆,尽显沧桑,见证了大阳古镇的兴衰荣辱。大阳镇,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
大阳古镇之西的大阳水库为龟尾,前河与后河之间的东西大阳为龟身,天柱塔处的大阳东端为龟首,纵横交错的古镇街区为龟壳,整个造型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灵龟造型。
中国早期北方城镇的建筑往往遵循一种“灵龟”理念,大多以“龟形”进行空间布局。大阳镇依山傍水,村庄沿阳阿河呈东西走向排列,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大阳人在古镇南北筑有四寨。
大阳古镇现存的五里长街,就是在明清形成的。青石板铺就的古街犹如一条蜿蜒的游龙,贯穿东西大阳,沿街各种店铺云集,与周边的民居、寺庙、楼阁完美地融为一体。
大阳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漫步古镇中,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大阳古镇远处群山怀抱,气象万千。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尤以“香山十景”最为著名。
2008年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11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