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88门户网公众号

88门户网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88门户网 - 手机版

这样也行?(杭州古代名人及相关事迹)杭州古代名人女性,【名居】杭州这五大名人故居各有什么故事?,

   2024-05-21 147小编147小编540
核心提示:  “人杰地灵”的杭州千百年来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徜徉于斑驳的旧街古巷,感受着那些过往的名人故事,杭州的风情都
  “人杰地灵”的杭州千百年来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徜徉于斑驳的旧街古巷,感受着那些过往的名人故事,杭州的风情都在这些白墙青瓦的历史故居中悠然演绎。
  1、胡雪岩故居
  元宝街只是杭州城南一条窄得不能再窄的小巷,铺着如今罕见的青石板,一侧矗立着十余米高的粉墙,说不尽的神秘与风流,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豪宅就深藏其中。

说是豪宅,门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石库门,这和江浙一带富人喜“藏而不露”的性格有关。门里则极尽奢华,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一重叠一重的院落数之不清,游人穿梭于无数小门回廊间,犹如置身迷宫。右边的十三个院落住着胡雪岩的十三房妻妾,正厅“百狮楼”为胡雪岩与其母、元配夫人居住。因为用100个紫檀木雕的贴金狮子装饰栏杆,故得名。大厅内有浮雕灵芝的红木大圆桌、透雕灵芝嵌云石的太师椅,营造出清雅富贵之气。

据说胡雪岩富可敌国,他的睡床比皇帝的龙榻还要华贵,是镶满各种翡翠宝石的象牙八宝床。当时罕见的西洋蓝玻璃、琉璃灯,甚至叫“德律风”的原始电话传呼机,胡宅也都用上了。
  左边是芝园,集中了最精巧的园景,单这园中的假山造价就达8万两白银,意在浓缩西湖山水,化天下景为家中景。假山下有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曲折迂回,巧夺天工。
令人称奇的是,当时这座宅院西北角缺了明显的一块。据说这一角原是一个小理发铺,胡雪岩重金收购,对方不为所动。尽管豪宅缺一角会败坏风水,但胡雪岩还是隐忍下来,这和他一生和气生财的性格有关。即便后来落败,胡雪岩在杭州百姓中的名声始终不太坏。
  古人云,富不过三代。可惜胡雪岩仅在这座豪宅中住了9年,就遭遇破产。当朝廷逮捕他的圣旨到达浙江时,63岁的胡雪岩已忧郁而死。其后这座造价50万两白银的豪宅,也被后人以区区10万两贱卖抵债。后来这里又几易其主,日渐败落,沦为七十二家房客聚居地,最多时入住达100多户。直到2001年杭州市政府斥巨资,才修旧如旧,重新开放。
  2、盖叫天故居

盖叫天(1888—1971年),原名张英杰,河北省保定高阳县人。他八岁登台,十三岁到杭州,在拱宸桥“天仙戏院”学唱老生,十五岁改学武生。后以武戏闻名天下,被誉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艺术。

位于杨公堤畔的盖叫天故居,白墙青瓦,大门上书“燕南寄庐”四字,为马一浮先生所题,取“燕北之客寄居江南”之意。故居有前后两进,前为正厅“百忍堂”,后为左右厢房、佛堂以及院子。早在1926年,盖叫天便买田置屋,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此居住。他在院子里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大师以及周恩来、陈毅等贵宾。和游人如织的北山街相比,当时的杨公堤算是“荒郊野外”,盖叫天却自甘隐居,潜心京剧艺术。刚出道时,年仅16岁的他便拒不奉诏,不愿进京为慈禧太后唱戏,一生耿介的性格可见一斑。
1971年1月15日,一代京剧大师去世,享年83岁。他的墓葬在杨公堤与龙井支路的三叉口,墓前立有石碑坊,上有黄宾虹手书的“学到老”三字,两旁楹联为“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巧妙地镶嵌了盖叫天最出名的两出戏。
  2003年,盖叫天故居按原貌修复,陈列盖叫天生前遗物和图文资料。至今院子里仍有两棵长势遒劲的枣树,正是当年“江南活武松”亲手种下。
  3、林风眠故居
  他创立了中国美院,他叫林风眠。

林风眠原名林风鸣,后来他把“鸣”改成了“眠”,更添了浪漫气息。林风眠生于1900年,广东梅县人。17岁时,林风眠赴法留学,进入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哥罗孟画室。他一生有好几件壮举,头一件就是留法期间,有两件作品入选当年的秋季沙龙。其二是1925年,应蔡元培之邀,以25岁之龄出任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其三是1927年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玉泉马岭山下的这幢欧式小楼就是1934年林风眠自行设计建造的。底层为客厅、卧室、餐厅,上层为画室、书房,门口还有一片草地。不远处就是蔡元培的长女蔡威廉和夫婿林文铮一家居住的马岭山房。林文铮是林风眠的同乡好友,两人一起赴法留学,日后林文铮成为林风眠在国立艺专的得力助手。抗战爆发前的那几年,两家人在此度过了一段欢乐时光。
日本投降后,林风眠又回到马岭山下,一直居住到1951年才离杭赴沪。这是他生命中最风华正茂的十七年,西湖为他提供了绘画素材和艺术灵感。林风眠曾告诉过傅雷:他的画是从回忆中来的,“我在杭州西湖边过了十年,然而在那些年里,竟一次也没有画过西湖。但在离开西湖之后,西湖的各种面貌却自然而然地突然出现在我的笔下。”书画家黄苗子在《西子湖恋情》一文中说:“我总是把西湖同林先生联系起来,把孤山的林和靖和林先生联系起来。”
  1979年,80岁高龄的林风眠在巴黎举行个展,大获成功。1989年在台北、1990年在北京,他又接连举办两场大型画展。他的声誉在晚年再次达到顶峰。
他画得最有名的,一是仕女,一是各种形态的花。1991年8月12日,林风眠以92岁高龄在香港辞世。去世前,他告诉义女冯叶:“我死后,火化当肥料种花也无妨。”
  1999年11月22日,为纪念林风眠百年诞辰,马岭山下的小楼按原样整修,并被辟为林风眠故居纪念馆,并由著名画家、他的学生吴冠中题写了匾额。
  4、龚自珍故居
  世人知道龚自珍,多半因为那首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在很大程度上,他都不太像一个地道的杭州人,但又确确实实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在他出生前,龚家居住杭州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1792年,龚自珍出生了。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金榜题名的官宦学者,外祖父是著《说文解字注》的大学者段玉裁。在这样的氛围中,龚自珍少年成才,20岁就编有诗词集。但他的入仕之途颇为坎坷,只做过一些卑微的官职,他的改革建议无人问听。忧愤交加,龚自珍经常坐骂时弊,是大清朝有名的愤青。

龚自珍是清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诗文传播甚广,而他的私生活也颇惹非议。据说他曾和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有过一段恋情,而顾太清是奕绘贝勒的侧福晋,爱着素装,明眸善睐,龚自珍为她写下过“临风递与缟衣人”的名句。这段似有还无的恋情,二十年后,被曾朴真名实姓地写入小说《孽海花》,龚、顾二人都已作古,从此百口莫辩。
  1841年,50岁的龚自珍酒后暴卒于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传说他当时随身携带有一小束枯萎的丁香和顾太清的自画像,这桩疑案就是著名的“丁香花案”。据曾朴记载,龚可能是被北京的仇家追杀,中毒而死。
龚自珍留给杭州的遗迹很少,他一生漂泊,居无定所,在故乡的日子并不多。位于城东马坡巷6号小米园内的龚自珍纪念馆建于1990年,年代久远,到底是不是龚自珍的旧居很难认定。馆内陈设无特殊可观,但有龚自珍半身古铜色塑像,以及沙孟海、赵朴初等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等。四个展室,陈列了龚自珍生平图文简介、大事年表、史料、龚氏年谱、诗选和后人研究文集。
  5、郁达夫故居

穿过车水马龙的庆春路,拐进大学路,往里500米再左转,就是鼎鼎大名的风雨茅庐。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平房别墅,建成于1936年,由主人郁达夫亲自设计。房屋离地半米,四周筑有台阶和回廊,正屋为一排三间砖房,依次为客厅和卧室。后院建平房三间,为书房和客房。内有假山点缀,林木参差,郁达夫请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匾“风雨茅庐”。建此庐,郁达夫共花去一万五六千元,并为此负债四千元。在五千元就能建一个别墅的当时,这笔花销可谓奢侈。

如此慷慨解囊,是为了妻子王映霞,房契上写的也是王映霞的名字,风雨茅庐可以说是两人爱情的结晶。这里本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可世事难料,他与王映霞的婚姻也正是在这里走向破裂。郁达夫专门写过一篇《风雨茅庐》,但他本人在此居住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一个月。
风雨茅庐后来被王映霞出售,几经易手,1952年后改为派出所,直到2007年,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修缮,改为办公场地,门口还挂上了郁达夫故居的牌匾。黑漆浇注的铁门两米见宽,上有花纹,是当时的杭州市市长周象贤的贺礼。走廊尽头还有一口老井,底下还是活水,当年郁达夫在这里洗漱过。
  据郁达夫自述,风雨茅庐内收藏有他毕生收集的中国书籍八九千册,其中不少是心爱的珍本,还有外文书籍不下几千册。可惜在他生前都没来得及留下书目。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这些书籍竟然全部散尽,毁于兵燹。有一种说法是,郁达夫的藏书是被他在日本的同学、日寇侵入杭州的统帅矶谷廉介悉数席卷而去的。
当初,好好的爱巢被郁达夫名为“风雨茅庐”时,王映霞曾表示不悦,以为不是好征兆,没想到果真一语成谶。随着战火往南蔓延,郁达夫在福州任职,王映霞则独自带着孩子和老母在漫天烽火中逃难,时世的艰难让王映霞觉得郁达夫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可郁达夫在福州听到的却是王映霞与第三者关系不正常的流言。
  他们终于走散了。(文/网络)
 
sdf
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c)2008-2023 88号建材网 北京斑马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