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朴舍”,一栋由一对建筑师夫妇打造的民宿。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师陈强博士,和太太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付娜女士,就是朴舍的主人。
朴舍=PureShare
朴舍的名字取自英文音译,原意是PureShare,即纯粹分享。对于时下最流行的“分享经济”,陈强夫妇可谓是掌握了其精髓所在。陈强说,他们在市区有一套公寓,供日常居住,这里原本是第二居所,但因为居住频率并不高,于是就变成了民宿。
“去年国庆节,我太太和孩子去泰国玩,朋友帮她在网上订了一家当地的民宿,是一栋海边的别墅。她以前都是住酒店,没想到这次民宿的体验非常有意思,她觉得自己就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受到这次海外民宿体验的触动,夫妻俩就做起了房东。
一切从简
“刚开始打算把房子租出去的时候,家里的爷爷奶奶这些长辈是第一个反对的。他们说如果客人随便乱搞房子怎么办?他们会爱惜你的家吗?其实这些担心都是有必要的。”
陈强说,如果想把这个房子租出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中介,租金比开民宿的收入更稳定,也更高一点。但是他觉得这样做,这个房子就不属于他了,如果周末或者平时想过来住,他就没地方了。而且自己做民宿也比较有意思。
当初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夫妻俩的想法是一切从简,追求自然和朴素的风格。为了降低成本,像沙发、橱柜一些家具都是从市区搬过来的;上下楼的木质扶手,是用木地板作为原材料磨平了直接覆盖上去的;院子里,用来点缀的砖瓦有些甚至是从工地上捡来的。
“因为房子在郊区,设计风格和在市区的房子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必拘泥于某种风格。像我们这里有榻榻米,然后也有一些欧式的,西式的,这种东西混搭在一起,实际上我觉得也有一种轻松的氛围。比如,我们会放一些木质的东西,包括茶具、簸箕,是从我们老家拿过来的。”
朴舍像一本书
作为陈强家的第二居所,朴舍里的摆设都十分的居家,很多细节都留下了主人的生活气息。从墙上的小玩具、客厅的自行车、到厨房的油盐酱醋、书架上的书籍和照片,陈强希望房客们都可以通过这些东西来了解房子的主人。
“朴舍就像一本书,翻开看看,你就可以了解房东是什么人,多大年纪,什么背景以及我们的生活状态。”
由于地处松江大学生附近,加上房子比较大,朴舍特别受到大学生和家庭游客的欢迎。有的学生会到这来开party,做工作室;有的家庭选择从市区到这来给孩子过生日,或者过节。
“现在房子的地下室还有圣诞树和道具服,都是客人留下的。过年的时候,有一些新松江人,他们老家是内蒙古的,他们亲戚要到这里来过年,那怎么办,家里只有两室一厅或者一室一厅,没地方,所以他就跟我们联系,在朴舍住上个十天。不过,因为内蒙古人喜欢吃羊肉,结果搞得我家里的羊肉味道一个月都散不出去。”
住客视角的新发现
付娜说,过去,作为建筑师,她经常苦恼于无法接触到来自客户的第一手信息,因为往往一个设计项目结束了,就会和它彻底挥手再见。
“民宿让我们真正与使用的房客之间碰擦出了火花。而有了这些来自客户视角的对于设计和使用的反馈,我们还会不断改进朴舍的不足。”
她说,这是设计师的“职业病”,总是力求完美,发现房间哪里的布局可以更好,就一定会去做,“所以,下次来朴舍,又会发现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