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民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相比提供标准服务的酒店,民宿不仅装修更有特色、餐饮更加地道,还更贴近农村生活、方便感受当地文化,从而赢得了很多游客的青睐,在山间寻一处舒适的乡村民宿,亲身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远离城市的喧嚣,接受大自然的的滋养。但在遭遇疫情之后,民宿的热度有所降温,乡村民宿首当其冲。
不同于开设在城市周边的民宿,快速发展的乡村民宿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一直以来,如何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场景,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发展难题,乡村民宿无疑是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的最好途径。
乡村民宿不仅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也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民宿兴起并发展时间里,能够发现乡村民宿对于当地乡村的带动作用,但是同时也涌现了一些问题。
存在问题
(一)缺乏顶层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部分地区简单地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管理划分开来,农业农村部门管农家乐,文化旅游部门管乡村民宿。
实际上,民宿是利用农民的宅基地来经营的,其管理更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的参与。村庄规划、建筑安全、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提高效率,对乡村民宿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卫生环保和提供服务都缺乏基本的要求或规范,经营管理简单粗放。
(二)同质化严重,缺少当地特色
“千店一面”仍是民宿最普遍的写照,民宿除了满足基本的吃饭、睡觉功能外,个性化、特色化并不耀眼,没有有效融合当地乡野、风俗、乡情、文化等要素,主题特色不够鲜明,仅仅停留在单一的酒店经营业态层面,没有体现消费者从传统住宿到品味差异化,更缺乏趣味化和体验化,民宿经济乘法效应没能得以发挥。
(三)基础设施不配套,缺少聚集效果
乡村民宿讲求融在自然,宿在景中。但是现在民宿仅停留在”卖风景“阶段,留不住回头客。在娱乐、购物、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方面不够健全,经营者多是乡村个体经营户,呈现小而散的发展态势,未能形成合力,民宿品牌金名片没能打响,进而导致全域旅游效益难以发挥。
解决措施
为了能进一步发挥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品质,发挥乡村民宿作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部署了完善规划布局、丰富文化内涵等5项重点任务。《意见》不仅为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提供了遵循,也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注重特色保留,避免一哄而上
在乡村民宿设计规划评审时要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专业人干专业事。要根据不同群体消费理念、消费目标和消费能力,打造不同特色的民宿。民宿在设计、建设与运用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可进入性、地方特色、经营者文化素养、产品基本舒适度、互联网平台、宾客选择自由度等要素。要依据民宿特质,适应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品质与系统有效性。
(二)提升民宿文化表达,挖掘当地人文
民宿旅游实质上就是民俗旅游,农村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只有在升值的、流动的过程中才能永久保存和传承下去。民宿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艺术。为此,建议大力挖掘利用地方文化,适度引入外来文化,通过文化创意、文化植入,以创作者的态度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的硬软件产品,去打造民宿独有的特质及美感,让民宿变成一个具有生命体征、有温度、会呼吸、能成长的活化空间。
(三)统筹推进,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在乡村民宿的建设过程中,改变经营者个体经营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由文化和旅游、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单位组成的乡村民宿建设发展评议会,对于全域范围内的民宿发展经济情况进行评议,并对于适合建民宿的地方进行调研,简化民宿的办事和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民宿的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乡村民宿是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整合乡村资源的黏合剂,需以‘民宿+’为抓手,开展多元业态经营,全面助力‘民宿+’的三产融合模式,激活乡村的‘造血功能’,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同时要满足游客对于乡村民宿的想象和期待,契合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民俗风情的渴求,使得乡村民宿能够激活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的一江春水,从而为乡村振兴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