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居砖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由于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地的民居砖雕在风格、手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江南民居砖雕风格纤细、刻工精良,空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富于文人趣味。北方砖雕构图丰满、纹饰繁缛,刀法浑厚朴茂,于雄浑之余透出粗犷之气。
岭南一带民居砖雕手法更自由,体裁更丰富,民俗趣味浓厚。在众多民居砖雕流派中,发展最完善、成就最高的当数徽派砖雕以及受其影响演化发展而成的扬州、苏杭一带的江南民居砖雕艺术。以下笔者便以这些地区的民居砖雕为例,从手法、风格、纹饰及文化背景几方面讨论传统民居砖雕的独特风貌。
砖雕源自古典建筑中的砖瓦作。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自古就有“秦砖汉瓦”的说法。砖瓦烧作的工艺早在西周就有了。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使用和木模加工技术的进步,许多建筑已大量使用青砖、城砖等。两汉时代的砖作叠涩穹隆形墓室代替传统的木制梁式墓穴。此外,屋舍建筑中瓦作日益成为主流,其排水筒、拉杆的瓦作雕饰、压模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南北朝时期砖雕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筑,以砖造密檐式佛塔为最佳。今存河南开封崇明寺塔除塔刹部分为石制之外,全由砖砌筑而成,塔上的门、佛龛、角拉和垂莲柱头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北魏石窟造像的风格,是我国早期砖仿石构建筑的实例。同时,南方砖石墓出现大面积模压、预制拼装的砖雕艺术,如南京西善桥大墓的立面砖饰,砖饰工艺出现规模化发展趋势。
宋代是我国砖雕装饰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砖仿木结构样式已经高度成熟。北宋北方辽金地区出现了大量砖仿木墓穴。其砖雕规模大,工艺手法成熟,砖雕题材丰富,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山西晋南地区出土的50余座金代砖墓在形制、构件等方面大大超出了礼制规范,装饰风格雄浑博大,是历史上惟一能与帝后墓穴相媲美的贵族墓穴,也是建筑与砖雕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稷山马村段氏墓(前期)和侯马董氏墓(后期)砖石墓是其中的典型。
清代中期以来,无论在佛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中,砖雕均呈现繁缛化倾向,其中以北方和岭南民居为典型。晋陕一带的清代民居砖雕几乎是木雕艺术的翻版,而闽粤民居砖雕更追求戏剧情节的表现,往往层层堆砌,显得喧闹热烈。
人们在惊叹砖雕工艺卓绝的同时,不能不看到这种繁缛化手法不仅违背了砖瓦作的基本材料特性,也束缚了民居砖雕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落入一味堆砌的窠臼,难免显出俗态。因此,和园林、小木作以及家具等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民居砖雕在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古建中国致力于打造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致力于弘扬传统优良文化,继承古人以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非凡创意及重要功能,唤醒建筑中缺失的中华历史文化,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建筑有文化,把文化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