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新办举行吹风会,介绍了国务院对2017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情况。我省共有14项、20次受到督查激励,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列第一。
为展现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力拼搏、勇创佳绩的火热实践,今日起本报推出专栏,深入挖掘获督查激励地方的先进经验,为我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产能居首位。
河南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做好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的加减法,算好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债务怎么办三道难题,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均列入成效总体较好五个省区之一,双双获得国务院奖励支持措施。
成效怎么样?
企业效益实现大幅增长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扭亏为盈,在外界看来是个奇迹。
这家全省最大的国有工业企业,2017年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盈利13亿元,同比减亏增盈88亿元,三年来首次实现盈利。
这样的奇迹在河南钢铁、煤炭等重点工业企业接连上演。而在三年前,这些企业的情况与现在有天壤之别,一度几近崩溃边缘。
当前做减法是为未来做加法。省发改委牵头制定2+8+4政策体系,算好人、钱、债三道难题,助力企业实现脱困发展。首先,出台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的安置措施,破解了去产能中人到哪里去的难题;其次,制定谁先调谁沾光谁先减谁受益的奖励政策,破解了去产能中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最后,采取政府不搞拉郎配、资金自由来配对的市场化手段,破解了去产能债务怎么办的难题。
2016年、2017年,河南累计关闭煤矿矿井201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440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9万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年度任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连续两年获国办督查激励。
企业负担减轻了,利润就上去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马富国说。
难点在哪里?
防止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2016年,当时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驻马店高新区,拒绝了每吨千元的钢铁红利,按照永久停车且不可逆的要求,拆除高炉和转炉等相关辅助设施,将南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彻底关停。
在淡季不淡、钢市愈火的大背景下,这份决心,更显难得。2017年年初,钢市演绎了新一轮价格猛涨。螺纹钢等建材价格一度超过4750元/吨,比上年年初大涨40%。只要开工,钢厂就能赚钱。业内人士说,当时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地条钢企业开始死灰复燃。
红火钢市下,去产能路上的河南,决心坚定、力度不减。
打击取缔地条钢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重要任务。河南建立了省工信委牵头推进、地方政府负总责、专家技术支持、社会监督举报的工作机制,一网打尽22家地条钢企业,按照国家要求于2017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了取缔拆除任务,受到国办督查激励。
钢铁价格一路高涨,安钢集团董事长李利剑似乎思考得更多,如果企业只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而不思考未来转型之路,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
未来怎么干?
推进能源企业战略重组
去产能进行到现在,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硬骨头要如何啃下来,就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河南煤矿单井平均产能由45万吨/年左右提高到75万吨/年左右,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骨干煤矿企业产能占比达到88%,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近80%。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执行院长李锦分析:未来煤炭、钢铁行业或迎来重组潮,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合并同类项、整合关联项,是2018年河南国企推进战略性重组的改革导向。省政府国资委主任李涛透露,今年将重点抓好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托管整合省煤层气公司,郑煤集团与河南投资集团电力板块资产重组。
化解过剩产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8年,我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去产能,倒逼钢铁、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聚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连线专家
态度决定成败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
去产能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位居首位。此项工作意义之大、难度之大、风险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对河南来说,钢铁、煤炭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能否如期完成甚至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考验的是河南各级政府、相关企业的大局意识和贯彻中央意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态度、勇气和执行力。
人们欣喜地看到,河南在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中,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算好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债务怎么办三道难题的基础上,义无反顾地向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煤炭行业和企业亮剑,敢动真格。在推进过程中,不为艰巨繁重复杂的去产能任务所惧,不为每吨千元的钢铁红利所动,不为淡季不淡、钢市愈火的市场行情所惑,痛下决心遏制地条钢企业死灰复燃,支持煤炭与其他关联产业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佳绩。
态度决定成败。只要我们永不自满、毫不懈怠、奋发作为、争当一流,就一定能使去产能和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