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当下公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总体比较规范。但是,仍有一些公文、文稿在运用标点符号方面存在错讹、陷阱。分析其原因,有的属于疏忽大意,只要汲取教训、认真细致就可避免;有的属于基本功不够扎实,需要适当补课,不断总结反思。这里,着重说明以下几点。
运用点号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停顿
公文中,运用点号时,要注意不同层次的停顿。如,一公文代拟稿中有这样一例:这次全市共评选出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0名、模范集体400个。此句用了两个顿号,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0名模范集体400个并列为同一层次。于是,此句目前的含义为先进工作者有1000名、模范集体有400个,但劳动模范不知有多少名。而此句恰恰要表达的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加在一起共1000名。后来,将第二个顿号改成逗号这次全市共评选出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0名,模范集体400个。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0名与模范集体400个归为同一层次,读者就能一目了然。
又如,有一通知中提出:要形成跨地域、跨部门的、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跨地域、跨部门的与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应该为同一层次,句中的第二个顿号应改成逗号。如此,才更贴近句子的本意。
带引号、书名号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文章中的小蝌蚪(如顿号、引号等)太多,会让读者产生眼花缭乱之感。并列词语之间,已有引号或者书名号相隔的,不宜再加顿号。
如,一纪要代拟稿写道:‘污染排放违规’、‘雾霾天气危害’、‘小区水管爆裂’、‘道路交通拥挤’等,已成为本市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急需补上的‘短板’。这句话中,三个顿号均为多余,应当删除。
又如,有一通知代拟稿提出: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规定,本市将开展机关事务运行情况统计工作。同样,这句话中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应当删除。
有引文的句子,末尾句号不能误置
通常,把引文独立来用,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面;把引文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末尾的句号应当放在引号的外面。
如,一讲话代拟稿写道:‘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责任越重担子越沉’。领导干部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要深知重任在肩,必须负重前行。这段话中,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责任越重担子越沉作为引文,是独立来用的,故引文末尾的句号应当移至引号的里面。
又如,一讲话代拟稿中有这样一句:规划界有句名言:‘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的规划’。这句中,引文即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的规划是独立来用的,故句子末尾的句号应当移至引号的里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之间不用句号
如,一批复代拟稿中有这样一例:鉴于市机动车检测中心转企改制涉及国有资产清算转移,重点是对有关单位持有的市机动车检测中心部分股权进行处理。请市财政局会同市国资委按照相关规定,尽快启动清产核资工作。此处可以看作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鉴于是原因,请是结果,第一个句号应该改成分号,不然就读不通。
一些短语中的引号位置忌误用
公文中,书写带有日期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日期。
如,一通知写道: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句宜改成: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又如,一公文代拟稿提出:本市‘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上海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句中,‘十三五规划’应改成‘十三五’规划。
间隔号为·,即圆点处在中间的位置
有的公文将间隔号放在字符的下面,这样,间隔号成了小数点,应该予以纠正。
如,一讲话代拟稿写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这里应当改成约瑟夫·奈。
又如,一报送的总结中写道: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本市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更好地营造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良好氛围。这里应该改成3·15。
其实小标点本身也是大文章。标点符号的规范运用大有学问。身为公文处理人员,需要深入钻研、用心把握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及时总结、梳理工作中的情况,把好公文中每一个标点关,从而为公文质量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