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度
密度是反映产品组成的理化指标,与其传热性能无关。
2、粘度和运动粘度
粘度是导热油最基本的性质,一般以运动粘度表示。
导热油的运动粘度表明液体的运动阻力,决定了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流动性和泵送性。导热油对运动粘度的要求,没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类型和牌号的导热油是可以不同的。当然粘度越低,流动性则越好,对于导热效果是有现实意义的。
粘度随油品馏程和精制深度不同而不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粘度变化来判断油品的变质情况,超过20%说明导热油的变质情况应引起重视或报废。
3 、凝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试管内的油冷却并倾斜45度,经过一分钟后,油面不能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凝点和低温粘度决定了导热油的低温流动性。我国低粘度基础油的凝点指标一般在-9-15℃,基本可满足黄河以南地区的需要,对高寒地区应选用更低凝点的导热油。
4 、闪点
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随油温升高,油蒸汽的浓度也相应增加,当油蒸汽的含量达到可燃浓度,移进火焰出现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作油品的闪点。
闪点有开口与闭口之分。
闪点是导热油的安全性能指标,表明在运行中的导热油遇明火或静电发生燃烧或闪爆的可能性。一般导热油的闪点在180℃以上。
5 、燃点和自燃点
燃点是指油蒸汽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当与火焰接触时连续闪火5秒以上的温度点。自燃点是指油蒸汽与火焰无须接触即能自行燃烧的温度点。
油品的燃点比闪点高,比自燃点低。
燃点和自然点也是油品的安全性指标。
导热油的燃点一般在240度以上,自然点在360度以上。
6、铜片腐蚀
腐蚀是指导热油中含有的腐蚀性物质在试验条件下油品中氧化物对金属铜片所引起的腐蚀程度。
导热油的铜片腐蚀是指在100℃、3h铜片腐蚀1级为合格。
导热油的铜片腐蚀也反映了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和油品的档次高低,腐蚀不合格就基本能说明油品是有问题的。
7、水份
经过充分加工精制的导热油是不含有水份的,如含有水份,就会使油品呈浑浊或乳化状,一般情况导热油的水份为痕迹。
导热油中如混进水分,加热至100℃会汽化,造成急剧膨胀,操作不平稳,因此导热油的水分应严格控制。试验方法为微量水测定法。
8、硫含量
硫含量与产品的精制深度相关。导热油如硫含量较高,使用中可能造成设备的腐蚀。
9、氯含量
氯含量与产品毒性相关,氯化物有很强的致畸性,指标为不大于0.01%。
10、中和值或酸值
导热油的中和值或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值是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和。
根据中和值及酸值的大小可以判断酸性物质的含量,值越大,说明油品中酸性物质就越多,也是判断导热油氧化变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11、残炭
残碳是指在导热油中不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其蒸发、分解和焦化,排出燃烧的气体后所剩的黑色残留物,用重量百分数表示。
残炭是反映基础油精制深度的指标。残炭高的产品,稠环芳烃等重质成分含量也高,产品颜色深,热稳定性也差。
残碳也反映了导热油在热氧化条件下的生焦程度,也可判断导热油的变质情况,超过1.5%则说明油品到了报废的程度。
12、馏程
馏程是反映导热油沸程范围的宽窄。蒸馏切割范围越窄,热稳定性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