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模具产业生产方式突出集聚,我国模具产业集聚区建设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一方面,大的模具产业集聚地,如广东的深圳、东莞、顺德、佛山、广州,浙江的台州、宁波,上海,北京的昆山,山东的青岛和河北的泊头等模具产业发达地区,2011年地方政府委托地方协会普遍制订了模具行业发展规划、联盟标准并充实了扶持模具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80多个模具生产集聚区(模具城、模具园区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生产集聚区也已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已进入到各地模具生产集聚区的企业已有2000多家,年总产出规模已达300亿元以上,其中模具约占三分之二。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模具制造骨干企业队伍正在健康成长,由中国模协授牌的《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95%以上经受住了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调整了产品结构,提升了竞争力,拓展了国内外市场,尽管标准有了较大幅度提高,2011年又有40余家模具企业向中国模协提出申请要求授予《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2011年又有1家模具企业成功上市,模具行业上市企业达到13家;在国家“转型升级”政策指导下,规模以上模具企业的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带动行业总体水平有所提升。
不过,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指出,目前我国模具产业集聚区水平还有待提高,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在服务平台建设上以特殊基础材料营销网络建设、基础行业制造工艺服务、检测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工作。探讨服务平台运行的模式,组织落实、提供技术支持、质量检定、性能测试等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中心)的改造,积极探讨模具集聚区发展模式。
目前,产需两旺的市场环境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踊跃投资于我国的模具行业,其中外资和民营资本仍是主流,投资热情普遍高涨,较大的技改项目和新建项目在2006年不断涌现。由于集群生产具有方便协作、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利于交流及可享受较为优惠的政策特点,因此2008年这一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全国已有十来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模具城、模具园区、积聚生产基地等,正在建设、筹建或规划的还有十多个。除集群生产之外,有些地方还在发展模具联合体及虚拟制造。